close

  草莓上市了!去年12月15日,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鄉南營村,來自淮安城的“吃貨”們一個個拎著小提籃,在暖洋洋的大棚里興奮地採摘。“按這個架勢,在地頭就能賣完。”村民陳志林家種了11個大棚,一上午迎來二三十位客人,每人一摘就是三四斤,“現在一斤15元,春節後也能賣十一二元。扣除各項成本,賺個10萬元沒問題。”
  看著一撥撥城裡人周末來到這個偏遠村莊,省委駐淮陰區幫扶工作隊隊員趙建強心裡比吃了草莓還甜:兩年的辛苦沒白費,產業扶貧的路子走對了!
  2012年春節一過,在省政府辦公廳任職的趙建強等十多位省級機關幹部開赴淮陰區駐點幫扶。趙建強出生在蘇北海濱農村,大學畢業後在基層工作了13年,2009年參加選調公務員考試後跨入省級機關。省政府辦公廳選派駐村扶貧隊員時,正是看重他的基層經驗和務實肯乾。
  趙建強駐點的南營村,隸屬革命老區劉老莊鄉,是省定的經濟薄弱村,以前也曾接受過扶貧,但扶貧隊一走情形依舊。“脫貧致富缺思路,農民增收缺門路,集體增收缺項目,幹部群眾普遍信心不足”,一戶戶跑過之後,趙建強認識到,給錢給物式的“懶扶貧”走不通,關鍵要培育內生力。
  第一把火,就往村幹部身上“燒”。趙建強帶領大家到無錫、鎮江、南通一帶參觀考察,破除不敢乾、不會幹、怕擔責的思想枷鎖。“同樣的地,別人一畝效益一兩萬元,我們一兩千元”、“一比嚇一跳,我們落後了上十年”,回來當晚,村幹部們召開村民代表會,大家躍躍欲試,越說越激動。
  第二把火:培植產業。“落後的根本原因是沒項目沒產業,產業起來了,就是幫扶工作隊走了,工資和稅收也永遠走不了”。在他的動員下,村民們建成100畝草莓種植基地,招商建起200畝藍莓基地、500畝中藥材基地。剛開始,大家不敢種,怕虧,趙建強跑項目、求支援,拉來100多萬元資金把大棚、配套設施都弄好了,再以每個棚200元轉租給大伙。不到兩年,村裡高效農業遍地開花,告別傳統的一麥一稻,一年賺了過去七八年的錢。
  對內“造血”,對外“引血”。趙建強南上北下,先後引進幾家企業,村集體收入和農民就業全解決了。僅秀珍菇廠就吸引60多位村民打工,每月工資1500元,村集體一年還能收10萬元租金。去年,南營村又在村裡和鄉工業集中區分別蓋起標準化廠房搞出租,村集體一年又將多10萬元收入。
  為讓貧困農戶早日脫貧,趙建強帶頭結對幫扶3戶貧困農戶,通過介紹就業、發展產業,實現脫貧目標。二組王大鵬因妻子患腦瘤,看病用了十多萬元,生活十分困難。趙建強與村幹部動員村民捐款資助,並帶頭捐贈了500元。
  短短兩年時間,趙建強啟動了幫扶項目18個,投入項目資金500多萬元,招引社會資金400多萬元。如今,產業骨架搭起來了,170多戶低收入家庭全部脫貧,“鍋底窪”成了周邊鄉鎮羡慕的“土豪金”!
  淮安市扶貧辦副主任張新民告訴記者,“南營扶貧”每一個項目、每一分錢,都是趙建強用腿跑出來的。他記得,蓋1000平米標準化廠房及附屬設施時,村裡一分錢沒有,趙建強在當地市財政“化緣”20萬,向工作隊爭取了30萬,還差20萬元,他連跑五六家,你家三萬他家五萬,這才堵上缺口。本報記者 蔡志明
  (原標題:兩把火,他幫“鍋底窪”甩掉窮帽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75snvex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